跳到主要内容

1.3 电压互感器

测量与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相关的高电压和电流并非易事,因此通常使用仪表互感器将这些值降低到更安全的水平以进行测量。这是因为测量仪表或仪器和保护继电器是低电压设备,因此不能直接连接到高电压电路以进行测量和系统保护。

除了降低电压和电流水平外,这些互感器还将测量或保护电路与运行在高功率水平的主电路隔离。

电流互感器将电流水平降低到仪表或继电器的工作范围内,而电压互感器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电路。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压互感器。

什么是电压互感器?

电压互感器是一种降压变压器,用于将高电压电路的电压降低到较低水平以进行测量。这些互感器并联连接到需要监控的线路。

其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与标准电力变压器相似。通常,电压互感器缩写为PT。

alt text

初级绕组包含大量匝数,连接到高电压侧或需要测量或保护的线路。次级绕组匝数较少,连接到电压表、功率表和电能表的电位线圈、继电器和其他控制设备。这些可以是单相或三相电压互感器。无论初级电压等级如何,这些互感器设计的次级输出电压为110伏。

由于电压表和其他仪表的电位线圈具有高阻抗,因此PT次级中有小电流流过。因此,PT作为一个普通的两绕组变压器在空载下运行。由于PT上的低负载(或负载),PT的视在功率等级较低,通常在50到200伏安之间。在次级侧,一端接地以确保安全,如图所示。

与普通变压器类似,变比规定为:

V1V2=N1N2\frac{V_1}{V_2} = \frac{N_1}{N_2}

从上述公式可知,如果已知电压表读数和变比,则可以确定高电压侧的电压。

结构

与传统变压器相比,电压互感器(PT)使用更大的导线尺寸和铁芯。PT的设计旨在确保更高的精度,因此在设计时材料的经济性不是主要考虑因素。

PT使用特殊高质量铁芯,运行在较低的磁通密度下,以减少励磁电流,从而最小化空载损耗。PT可以是芯式或壳式结构。对于高电压,使用芯式PT,而对于低电压则更倾向于使用壳式PT。

alt text

为了减少漏抗,初级和次级绕组都使用同轴绕组。为了降低绝缘成本,低压次级绕组放置在靠近铁芯的位置。对于高压PT,高压初级绕组被分成多个线圈段,以减少线圈层之间的绝缘。这些绕组使用涂漆的棉布和棉带作为叠片。在线圈之间,使用硬纤维隔板。

这些设计旨在将输入和输出电压之间的相位偏移降至最低,并在负载变化时保持最小的电压比。油浸式PT用于高电压水平(高于7千伏)。在这种PT中,提供油浸式套管以连接主线路。

电压或电压互感器的类型

主要分为户外和户内电压互感器。

  1. 户外电压互感器 这些可以是单相或三相电压互感器,适用于不同范围的操作电压,用于户外继电和计量应用。33千伏及以下,这些是电磁型单相和三相电压互感器。33千伏以上,单相户外电压互感器可以是两种类型:电磁型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(CVT)。

    • 电磁型或绕组式传统电压互感器 这些类似于传统的油浸式绕组变压器。下图显示了电磁型PT,其中抽头油箱连接到线路端子。油箱上提供了一个插头以填充油,并且该油箱安装在绝缘支撑上。

      在底部,提供接地端子和油排放插头。在这种情况下,初级连接在两相之间或一相与地之间。因此,初级的一端连接到顶部的主线路,另一端在底部引出并与其他接地端子一起接地。

      包括接地端子在内的次级端子位于底部的端子箱中,进一步连接到计量和继电器电路。由于绝缘方面的考虑,这些用于132千伏及以下的操作电压。

alt text
  •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(CVT) 这是一种电容式电压分压器,连接在主线路的相与地之间。这些可以是耦合电容器型或套管型CVT。这两种类型在电气上或多或少相似,但区别在于电容的形成,这进一步决定了它们的额定负载(或负载)。

    耦合电容器型由一系列串联连接的电容器组成,这些电容器由油浸纸和铝箔制成。为了获得所需的初级和次级电压,初级和次级端子连接在电容器上。

    套管型CVT使用带有抽头的电容器套管。CVT也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,因此更具经济性。

alt text
  1. 户内电压互感器 这些也以单相或三相PT的形式提供,为成型、磁性类型。安装机制可以是固定式或抽出式。在这种类型的PT中,初级绕组的所有部分在其额定绝缘容量下与地面绝缘。这些设计用于在户内服务中以高精度操作继电器、测量仪表和其他控制设备。

    alt text

    根据功能分类PT或电压互感器分为计量电压互感器和保护电压互感器。

电压互感器的误差

对于理想的电压互感器,次级绕组中产生的电压与初级电压成正比,并且完全相位相反。但在实际PT中并非如此,这是由于初级和次级电阻中的电压降以及次级负载的功率因数。这导致电压互感器出现比值和相位角误差。让我们详细了解。

alt text

考虑上述电压互感器的相量图:

其中,

  • I0I_0 = 空载电流
  • ImI_m = 空载电流的励磁分量
  • IuI_u = 空载电流的有功分量
  • EsE_sEpE_p = 次级和初级绕组中感应的电压
  • NpN_pNsN_s = 初级和次级绕组的匝数
  • IpI_pIsI_s = 初级电流和次级电流
  • RpR_pRsR_s = 初级和次级绕组的电阻
  • XpX_pXsX_s = 初级和次级绕组的电抗
  • β\beta = 相位角误差

初级感应电压或电动势 EpE_p 是通过从初级电压 VpV_p 中减去初级电阻性(IpRpI_p R_p)和电抗性(IpXpI_p X_p)电压降得到的。同样,次级端电压 VsV_s 是通过从次级感应电动势 EsE_s 中减去次级绕组电阻电压降(IsRsI_s R_s)和电抗电压降(IsXsI_s X_s)向量得到的。由于这些电压降,电位互感器的实际变比与额定变比不相等,从而引入了变比误差。

变比误差

电位互感器的变比误差定义为实际变比与额定变比之间的变化。

百分比变比误差=(KnR)R×100\text{百分比变比误差} = \frac{(K_n - R)}{R} \times 100

其中,

  • KnK_n 是额定或标称变比,其计算公式为:
Kn=额定初级电压额定次级电压K_n = \frac{\text{额定初级电压}}{\text{额定次级电压}}

相位角误差

在理想PT中,初级电压和反向次级电压之间不应存在相位差。但在实际中,存在 VpV_pVsV_s 反向(如上图所示)之间的相位差,从而引入相位角误差。其定义为初级电压和反向次级电压之间的相位差。

为了减少这些误差,提高精度,设计变压器时应使绕组具有适当的内部电阻和电抗值。此外,铁芯应具有最小的励磁和铁损分量的激磁电流。

电压互感器的应用

  • 电气计量系统
  • 电气保护系统
  •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
  • 发电机与电网的同步
  • 发电机的阻抗保护

用于计量的电压互感器称为测量电压互感器或电位互感器。另一方面,用于保护的PT称为保护电压互感器。在某些情况下,PT既用于计量又用于保护,这种情况下,一个次级绕组连接到计量设备,另一个次级绕组用于保护。